宁夏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朱英  日期:2014-05-01 来源 :宁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综合防治 影响因素 设施蔬菜 连作障碍 
描述:设施农业是宁夏六大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5万hm2迅速扩展到2013年的18万hm2,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宁夏设施作物连作时间的逐步延长,连作障碍现象日趋加重,严重制约了宁夏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设施农业连作障碍对保障宁夏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十分迫切。为此,笔者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探讨引起全区不同园艺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基施生物有机肥,基施、蘸根和喷布微生物菌肥,追施沼液复合微生物肥等综合措施,探讨不同园艺作物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途径,以期为宁夏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设施瓜菜连作障碍因素 通过实地调研和室内分析,引起宁夏银川贺兰产业园与宁夏西吉华林公司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番茄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土壤结构的破坏;引起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万亩园区设施乳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线虫数量的成倍增加;引起宁夏贺兰县金贵镇设施园区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盐渍化与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改变;引起宁南冷凉山区设施辣椒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酚酸类物质总量的提高。 2.设施瓜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效果 2.1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综合防治处理在一个生育期后土壤容重比常规处理降低了0.03g.cm-3,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结构,相比常规处理全盐含量降低166.01%,促进了拱棚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了产量。 2.2在设施乳瓜上的应用效果 综合防治处理增加了乳瓜植株株高、茎粗、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特别是土壤中细菌与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微生物菌肥的添加对杀灭线虫效果良好,线虫数量相比常规处理减少33.97%,综合防治处理增产效果显著,每亩可增产1714.96kg。 2.3在设施西瓜上的应用效果 综合防治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是细菌与放线菌比常规处理分别增加34.37%、17.57%,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植株没有感染枯萎病病菌,长势良好,果实品质改善,果形指数较好,增产效果显著;而常规处理西瓜感染枯萎病病菌严重,整棚植株死亡:综合防治措施对抑制土传病害具有良好的作用。 2.4在设施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综合防治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相比常规处理减少20.82%,综合防治措施对因作物自毒作用所造成的植物连作障碍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950—1952年甘肃定西土地改革研究
作者: 苏琰李  日期:2012-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定西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土地改革 
描述:从1950年末至1952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往的土地改革运动不同,这次土改运动是在全国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开展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利局面,新区土改发生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 其时,在拥有2.64亿农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依然存在,农村中的封建旧势力蠢蠢欲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妄想改天换日。完成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农村人民基层政权的需要。加之当时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内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要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迈出的重要一步便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定西县的土地改革为个案研究对象,在查阅档案资料、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土改当事人口述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客观考察了定西县在土改时期的农民、地主、农村干部、政府和国家政策等情况,并分析了土改进程中乡村社会、农民、农村干部以及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言,分析了建国初期定西县土改的研究价值和进行了土改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交待了中央及省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地方进行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部分阐述了建国初期定西县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从减租减息运动,到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到对土地占有状况的调查,这些准备工作的进行,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四部分,介绍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运动首先从试办乡开始,经过试验的成功,继而推向全县,从而取得较大成功,加上土改复查阶段的纠正,最终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第五部分总结了定西县土地改革运动,肯定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运动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六部分结语。
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曹利民  日期:2010-11-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草田轮作 循环农业模式 
描述: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交接地带,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的不利境地。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草田轮作能够改良土壤,实现用地养地,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给畜牧业提供优良饲料,缓解草畜矛盾,是农牧结合的纽带,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研究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对草田轮作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调研了该区草田轮作推广的模式和分布区域,获得如下主要论点: (1)对甘肃省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和现状分析,草田轮作是适合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科学耕作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措施。 (2)草田轮作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推广原则应坚持因地制宜的,避害就利地、妥善安排和紧密配合其他措施的原则。 (3)提出了适合天水市情的以恢复地力为主、水土保持为主和草畜结合为主的三种草田轮作模式及其适宜分布区域。 (4)依据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建议建立“草田轮作+畜牧养殖+可再生能源+高效农业”的生态能源型良性循环体系,通过技术整合与集成,构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农牧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 刘艳艳  日期:2010-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生育期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 
描述: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除了决定于农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们的经营措施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热、水、气等气候要素的支配。我国西北旱作农业区完全依赖自然降水,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农业生产脆弱区。因此掌握西北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的规律,充分认识该地区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选取甘肃中东部定西、平凉、庆阳旱作农业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风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以及各气候资源配合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观测资料和农业统计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经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近48年研究区热量资源普遍增加,气温升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0℃积温、≥5℃积温和≥10℃积温均显著增加,负积温显著减少。稳定通过0℃、5℃和10℃的初日均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均显著增加。研究区热量资源普遍存在25a、11a(12~14a)、6a和2a的周期,均于90年代发生突变。(2)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4.39mm/10a,蒸发量增加12.43mm/10a,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降水量普遍存在18a、4a、7a和2a的周期,蒸发量大致存在14a(15a)、6a、11a和2a的周期。经检验,年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突变点,年平均蒸发量1993年开始突然增加。(3)年平均日照时数每10年减少9.68h,减少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日照时数大致存在25a(24a)、11a(12a)、6a(5a)、和2a的周期,经检验没有发生明显突变。(4)年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极显著,每10年减小0.1m/s;年平均风速存在18a、24a、和6a的周期;经检验年平均风速突变点为1986年。(5)2000年后与1980s相比,观测区冬小麦播种期、出苗期、停止生长期各推迟3~9d,2~9d和2~11d;越冬以后各发育期均提前,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分别提前5~11d、6~14d、5~15d和3~14d;冬小麦生殖生长阶段提早,全生育期天数缩短4~23d,全生育期天数的变化主要是由越冬期天数缩短引起的。(6)2000年后与1980s相比,观测区春小麦乳熟期推迟,其他各生育期均提前,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提前1~2d、2~3d、2~7d、2~4d和6~7d,春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3~12d。(7)近17年来观测区冬小麦的实际产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返青期~抽穗期内的干旱缺水及此时的高温二者协同作用导致的;观测区春小麦实际产量也呈减少趋势,产量的减少主要是由生长季节降水量减少引起的。(6)气候变暖使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界限向西北扩展,理论上研究区均已可以种植冬小麦,但冬小麦北移界限只代表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不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还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决断。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日期:2009-09-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作者: 陈凡学  日期:2009-06-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 农业技术 土壤改良 
描述: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有着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古代劳动人民在土壤耕作过程中,非常注意采用各种技术对土壤性质进行改良,以期土壤保持长久不衰的肥力和高产出率。 古代人民通过粪肥施用、耕作、种植、盐碱土改造等措施,来改良土壤。中国古代土壤改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这包括古代对土壤结构与性状的认识、“地力可变”的思想、“地力常新壮”的学说以及土壤“治之得宜,皆可成就”的理论。古代在土壤方面的认识有土壤结构、有机质、吸收性能、盐碱性等四个方面,这些认识是改良土壤的重要前提。施用粪肥是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之一。古代“粪壤论”与当代土壤培肥,意义上基本一致。古代土壤施肥技术是一个整体,既有肥料的积制、保存措施、施肥技术,又做到了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包含“三宜”施肥以及“亲田法”等。“三宜”施肥,是指因时、因地、因物施肥。这对提高和保持土壤长期肥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古代通过合理耕作和种植来对土壤进行改良。耕作,包括北方旱地蓄水保墒耕作、南方水田熟化土壤耕作、以及因时因地耕作对土壤性状改善。北方旱地耕作有耕耰、耕耱、耕耙耱三个阶段,南方水田有耕耨、耕耙、耕耙耖三个发展时期。合理种植技术,则包括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各种种植制度综合运用等。选择适当的种植方法,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也可以获得较好收成。古代还对包括盐碱地和冷浸田在内的中低产田进行了改良。古代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引水种稻洗盐、淤灌压碱、深翻窝盐与压砂抗碱、生物治盐等。冷浸田则是通过深耕冻垡、熏田暖土、烤田、施石灰、草木灰、骨灰等措施来实现。中低产田改良,一方面扩大了土壤耕种面积,另一方面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在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堪忧,包括土壤污染严重、肥力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土壤改良技术,对于当前土壤施肥、中低产田改造、土壤生态保护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不同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作者: 毕冬梅  日期:2009-06-01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碳素有效率 耕作措施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有机碳库 轮作 
描述: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定西旱农综合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麦-豆轮作次序下不同耕作措施间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以及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土壤碳素利用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在各个序列中变化。 本试验设4个处理,即T:传统耕作;NT:免耕不覆盖;TS: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两种轮作次序下,NT和NTS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T,其中NTS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贡献最大,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和累积。在0~30cm土层中,春小麦地(P-W-P序列)的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NTS>NT>TS>T,与T处理相比,TS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4.14%,NT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2%,NTS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7.45%;豌豆地(W-P-W序列)中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TS>NTS>NT>T,与T处理相比,TS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4.65%,NT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7.98%,NTS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2.53%。 (2)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并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递减。春小麦地(P-W-P序列)的有机碳在0~5cm和5~10cm土层中含量依此为NTS>NT>TS>T,在10~30cm为NTS>TS>NT>T;与小麦地不同,豌豆地(W-P-W序列)中有机碳的含量在0~5cm土层中表现为NTS>TS>NT>T,在5~10cm和10-30cm土层中表现为TS>NTS>NT>T。两种作物在0~5cm土层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NTS处理的最高。 (3)不同耕作处理下的土壤易氧化碳、土壤微生物量碳以及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土壤活性有机碳较大程度上依赖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易氧化碳与微生物量碳之间虽然表述与测定方法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反映了有机碳的有效性。 (4)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提高土壤碳素有效率。两种轮作次序下,土壤碳素有效率均表现为AAC>ABC>ACC。和T处理相比,其他3个耕作措施的土壤碳素有效率均比传统耕作提高,其中NTS处理下的土壤碳素有效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说明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的贡献最大。 (5)两种轮作次序下,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碳库各项管理指数均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同时土壤碳库各项指数对表层的影响比较大。春小麦地(P-W-P序列)在0~30cm土层中CPMI总体趋势表现为NTS>NT>TS>T,与对照T相比,TS、NT、NTS处理的CPMI分别提高了16.58%和18.22%和43.72%,其中NTS处理碳库管理指数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豌豆地(W-P-W序列)在0~30cm土层中CPMI总体趋势表现为NTS>TS>NT>T,与对照T相比,TS、NT、NTS处理的CPMI分别提高了29.24%和14.40%和47.49%,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A、AI、CPI和CPMI均显著大于传统耕作处理T。总体而言秸秆覆盖的贡献大于耕作措施,秸秆覆盖是碳库管理指数提高的直接原因。 本研究结果说明,轮作结合保护性耕作有效地降低了传统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碳的衰减效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对调节土壤养分流有很大影响,对土壤耕作措施的反映很明显。其中NT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
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演变规律及发展对策
作者: 鱼静  日期:2009-06-01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演变规律 发展对策 种植制度 阿克苏绿洲 驱动力 
描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给阿克苏绿洲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应用历史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了阿克苏绿洲1978-2007年种植制度演变规律、演变的驱动因子、并对阿克苏绿洲粮食安全进行评价与预测、深入研究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演变发展对策,为阿克苏绿洲建立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制度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自1978年以来,阿克苏绿洲种植业结构逐渐由以粮为纲向粮、经二元结构发展,直至现在形成了粮、经、果等多元结构发展的新格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下降,但是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使得粮食作物总产不断提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棉花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定;林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产量增加,并建立了全国林果种植基地;复种指数已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1978年的71%增长到2007年的117%,种植模式向多样化趋势发展。 (2)演变驱动因子主要有政府政策指导、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高科技水平的应用以及各类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推动着阿克苏绿洲种植业结构发展演变。县域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农业整体投入水平,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农业投入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库车县、新和县、阿克苏市投入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大;乌什县、拜城县、沙雅县、柯坪县投入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与农作物产出相关系数小,但其农业物质投入发展潜力大,应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投资对象,以提高阿克苏地区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 (3)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目前阿克苏绿洲粮食安全性状进行了分析,在1986年以前,耕地压力大,对粮食安全有很大影响,而从1986年以后,耕地压力减小,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水平有所保证。未来到2015年,要想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80千hm2左右,保证粮食总产达到98.26万t。 (4)以优化种植制度的原则提出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发展对策: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下,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作物,扩大复种指数,实施种植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立体多熟种植,以科技发展带动种植业发展,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
作者: 王婧  日期:2009-05-08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北方地区 节水 节水技术 节水农作制度 种植模式 
描述: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 (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 (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 (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 (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 (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 (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 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生态效应研究
作者: 杨凯  日期:2009-04-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耕作模式 黄土高原 坡耕地 生态效应 
描述: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而坡耕地更是保水保肥能力低下,同时黄土高原地区播种季节气温低,降雨稀少,而土壤温度、水分和养分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由有重要的影响。在该地区进行基于保护性耕作原理的农业防蚀减灾模式和技术措施的优化和选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前人的对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多是在覆盖与不覆盖或者免耕等耕作措施与常规耕作之间做比较,很少有研究直接比较覆盖、免耕、起垄等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地温的作用效应。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不同覆盖材料以及免耕、起垄等耕作措施下土壤的水热条件和养分状况以及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比较,为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生态脆弱区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耕作措施提供参考,以期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的试验地点选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典型的水蚀风蚀区神木县,进行了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起垄地膜覆盖、起垄5种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试验,对实行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小区的耕作层地温和土壤养分以及0-100cm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连续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 (1)在一天当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每层土壤的地温平均值逐渐降低并且地温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秸秆覆盖处理有明显的降低地温的作用,但降温作用主要体现在5cm处和25cm处,在其他各层次和对照处理的地温相差不大。从提高地温的角度看,起垄地膜覆盖提高地温的效果最好。地膜覆盖大幅度的增温作用只有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秸秆覆盖在低温条件下则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2)本试验所采用的耕作措施在土壤耕作层的水分含量都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地膜覆盖处理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秸秆覆盖处理,免耕处理,起垄地膜处理,起垄处理,最后是对照处理。但是经SAS软件分析,各个处理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在0-100cm的深度,起垄处理对土壤储水量的效应最好,也是唯一高于对照处理的一个处理。 (3)覆盖方式对黄豆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和作物产量都具有十分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地膜覆盖处理的出苗率最高,然后是起垄地膜覆盖处理和起垄处理,这三个处理的出苗率较对照处理提高3.48%-4.47%。免耕与对照处理相比,出苗率几乎相同。但在秸秆覆盖的条件下,黄豆的出苗率低于对照处理。同时覆盖方式对出苗的时间早晚也有影响,地膜覆盖处理和起垄地膜覆盖处理比对照处理、免耕处理和秸秆覆盖处理的出苗时间提前3天,比起垄处理的出苗时间提前2天;起垄处理比对照处理、免耕处理和秸秆覆盖处理的出苗时间提前1天。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的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本试验中除起垄地膜覆盖处理和起垄处理之间的结果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任何两个处理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起垄地膜覆盖处理>起垄处理>地膜覆盖>免耕处理>对照处理>秸秆覆盖处理。 (4)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提高土壤养分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以秸秆覆盖的作用较好,试验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后,各种土壤养分都比对照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秸秆覆盖和起垄处理以及免耕都可以有效减少径流的产生,其中秸秆覆盖处理和起垄处理在观测期内均没有产生径流,说明秸秆覆盖处理和起垄处理保持水土的效果较好。
< 1 2 3 4 5
Rss订阅